想注册一个域名,最好还是.com,但是就想到了.me域名也不错,于是自然而然的看到了饿了么(ele.me)这个成功的案例,早年我还在这个网址上点过外卖,但今天打开一看,已经不支持网页点餐了,又想起来闲鱼取消网页版,我对移动互联网又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慌,其实这个话题我想了、写了不止一次,但每次都倍感惆怅。

 去年5月5日,我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后来整理发了一篇文章,那个问题大概是问为什么人们都不用app习惯于网页,而我搜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想问的确实相反的问题,原因是因为这是15年的问题了,5年时间,或者不止5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止于附加,更在改变着许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不做网页端了,或者只是一个引导你下载app的页面,其实也可以理解前端带来的局限性(真的有吗?)但更多的来看,一个app就象征着一个个孤岛,他不在受制于搜索引擎,但是却自己又搭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微信公众号的文章百度不会收录,动不动要拿起手机扫码、收短信,虽然收短信早年便已经有许多了,但现在却又显得颇为滑稽,纵然这是实名制的客观要求,你会发现有的网站完全不会需要你填邮箱注册了,甚至啥都不用写,填个手机号就行。方便?但是又有些别扭,为什么呢?

 我现在在用着markdown写作,其实目的也就是我尽量不想用鼠标,这种频繁的切换下带来的是一种割裂感,没错,割裂感。每次我必须拿起手机去扫码、去点餐时的割裂感,点开一个网页却是变形似的撑开需要我打开开发者工具调到手机模拟,或者是他完全就是一个对移动端的网页版周围留了空白,就像你在iPad上用竖屏的应用一样别扭。

 妥协,其实就是在妥协。尽管有一开始像华为的HuaiweiShare,小米的同屏类似的产品,也有像锤子TNT似的连接电脑变大屏,这都是一种妥协,一种撕裂的裂缝想用胶水粘上,但却发现如何沾都粘不紧的妥协。

 移动端,部署彻底局限在了竖屏,短视频的发展、条漫的发展、散文体似的文章、自适应的兴起,都是他带来的好东西,以至于我们用横屏的时候,也在被动着竖屏。越来越多的人不清楚啥是域名了,也可能电脑都不在是必需品,有些在手机上明显麻烦事情也必须放到手机上做,因为大家都有手机。

 其实我这也只是抱怨罢了,一开始想写作思考,但是我又有啥能力能扭转这一切呢,或者说,我希望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吧。

更新:

后来发现其实饿了么还是支持网页点餐的,不过是一个移动端的界面,但是全过程你都不需要手机、并且可以添加为PWA。